“从今年到明年,我们将在脑机接口算法、脑机接口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开发等方面增加一倍的招聘人数。”秋招期间,天津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透露了这一点。作为致力于国家发展的未来产业,我国脑机接口市场发展迅速。由于其技术需求跨越生物医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电子工程等多个学科,因此促进了多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就业。
就业状况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新兴产业人才受青睐的背后,是中国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的清晰体现。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加速的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相关领域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今年三季度,新材料行业就业人数同比增长66.7%,光电行业招聘需求增长54.2%。人工智能领域,机器人调试、算法工程师等关键岗位招聘增幅超过50%,测试、运维、前端开发岗位也实现10%~20%的增幅。
展望“十五五”,国家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现代工业体系的规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低层经济等发展集群优势;积极布局量子技术、脑机接口、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同时,批量的t向高端、智能、绿色、一体化产业方向转型升级,让“老工厂焕然一新”。作为我国制造业支柱的传统产业不断加快“更新换代”步伐的同时,带来的就业增量也是巨大的。这一系列战略部署不仅勾画了中国产业升级的蓝图,也为毕业生职业发展指明了新路径。
今年9月以来,全国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9600余场,提供岗位413万余个。作为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秋季招聘持续产生需求。这些不仅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专场,还重点对接东北地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地区,尝试推动人才与岗位“精准匹配”。
在此过程中,产教融合、跨区域协作成为培养合适人才的重要途径。以义乌为例,由于其外贸市场正在向全球拓展,对精通外语、熟悉跨境电商和新媒体营销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此,义乌在外语教育资源丰富的黑龙江国际工贸学院成立,开设“义乌定制班”,构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效促进毕业生实现工作与创业的顺利衔接。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稳步突破1000万。对于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选择一个有前景、可以在秋季培养的行业,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为了他们的事业。将个人发展方向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不仅是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最优方案”,也是带动企业变革、服务国家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正如“十五五”规划指出,要“营造人尽其才、人尽其才、众志成城、奋发有为的生动局面。”我们期待更多的年轻人以艰苦奋斗的姿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浪潮,走向更加强大的时代。
(文丨孙世桥编辑丨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