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存折”越来越惠民(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

一大早,在惠化市同特侗族自治县太郎村,村民杨同山带领县林业局工程师兰振声沿着山路行走,放眼望去,一望无际,一片茫茫林海。 指着连绵起伏的青山,杨同山皱起了眉头。 在太郎村,不同村组的树林是相连的,有的仅以老一辈提到的“大松树”和“大石头”来划分。尽管经过几轮改革,除了太郎村的3万多公顷山林外,还有约1万公顷的集体林地因各种原因“未分割”。村民只看绿山,难见“金山”。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五年规划”。 蓝振声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带去新的改革精神,帮助林农克服老问题、解决新问题。 “深化改革的方法总是比困难多。”蓝振声拿出手机,点开了省里最近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文件。 “采取五年行动,处理卡古布权利撒旦确认登记遗留的历史问题”的字样在屏幕上非常显眼。 “时间明确了,情况也详细分解了,非常及时!”杨同山走近屏幕,一行一行地看着。 “集体账户中未分配的林地,按户统计收入权。今年年底前老了,所有收益权证都会发到每家每户。”蓝振声说,“对于确实有争议的林地,我们不妨先把争议放在一边,讨论一下收益权如何分配,让大家手里都握着真金白银。” 老问题有妥善解决,新趋势有政策支撑。 说话间,两人走进了村里正在建设的林下中药材基地。基地负责人陈忠勇带领数十名村民开展中药材保存工作。他与太郎村合作集体签订了流转林地3000公顷的协议。明年开春时,土地上将种植中药材八角。 “改革政策详细、明确。我已经研究了好几天了。”陈忠勇说,“我越看越有信心。”经营权证、收益权证、碳汇权证等相继向林农发放,森林从“资源”变为“资产”。截至目前,通通县累计林权流转面积已超过9万公顷。 “经济林木、花卉苗木、公益林、利卡斯林补偿收益权、碳汇收益权等均纳入抵押承诺范围,贷款资金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陈忠勇说道。 碳汇交易等新动能加速涌现。太郎村190多公顷林地获得湖南第一批碳序列证书,其中杨同山家族拥有的3公顷山林。 涉林国家补贴和浮动租金是“利息”,依法依规采伐、销售是“本金”——Y在昂同山看来,这片森林现在是“一本真正的‘绿色存折’”。 回到山脚下,村子里现在灯火通明,山风吹过林间,树叶的沙沙声伴随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活力,让这张‘绿色存折’越来越有效益。”兰振生说。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