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未来——从“十四五”看中国信心
新华社记者 王曦 周元 王岳阳
追逐梦想的旅程是一场又一场的旅程。 “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委统筹全局、统一领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新的开创性发展、突破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朝着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不断前进。
飞过汹涌的云层依然平静
1500亿枚!这是今年截至10月11日我国商业表现的总规模。
从纵向来看,今年这一数据比2024年早了37天;横向看,1500亿件将占全球近80%2022年快递包裹业务量。
辽阔田野的生鲜农产品、城市楼宇之间的无人值守车辆、偏远地区的免费包裹……表达的小小配送连接了数千个城市的数百个行业,连接了线上和线下。它是国内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晴雨表,体现了新生产力不断增长的强劲脉搏。
风雨无阻。 “十四五”期间,中国巨轮驶向更广阔的大海——
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全年经济总量预计将达到近140万亿元,五年经济增长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以高质量发展为保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
创新活力涌动。 “上海入海”等大国重要武器频现,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高端芯片等前沿领域结出丰硕成果。杭州“六小龙”等一批科技企业“出圈”……抓住创新这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鼻子”,中国在全球科技版图上迅速崛起。 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
绿色基础清晰。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建成。全社会用电量中每三千瓦时就有一千瓦是绿色电力。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费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产业的“绿色内容”Stry增加了开发的“黄金含量”。山常青、水常绿、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形象徐徐展开。
进步才是硬道理,实力才是真正的信心。
“十四五”期间,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和相互关联的国际形势,我国经济有压力、有规模、有质量,筑牢了中国信心最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飞云飞”要沉着、随机应变,“中流浮”要综合施策。
在“十四五”非凡发展进程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展现了伟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无畏的勇气,我们有一次次敢于作出重大决策,带领亿万人民打一场仗、攻克一个又一个坎,中国现代化速度强劲。
实践充分证明,“两个建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成就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它们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抵御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保证、最大信心、最大保证。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
“在新的征程上,无论云如何飞,风浪如何吹,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征服太阳的能量、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步推动前所未有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把民生放在第一位。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框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项关键指标中,有7项直接关系民生福祉。
从中层看,顶层设计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妥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发展普惠儿童服务等多项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改革惠及百姓、惠及人民的宏观政策重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自的经济政策的支持,为三个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国范围内跨省直接待遇结算从此建立惠及超过 4 亿人;农民工子女在公立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的比例达到97%;平均寿命达到79岁……经济社会成就一一写在五福人民的繁荣富强和万家灯火之中。
发展为了人,发展才有意义;发展为了人,发展才有意义;发展为了人,发展才有意义。进步靠人才有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的指导方针之一就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从田间探索的致富之路,到工作坊中爆发的创新技术;从社区管理的“微创新”到数字化转型的“新模式”……五年来,一系列改革举措凝聚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和创造精神,助力中国人民经济克服困难,实现稳定长期发展。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上征求意见活动,共收到网友建议311.3万余条,为“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推动城乡产业联动发展”、“搭建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对外交流平台”……网友的评论中,既有聚焦国家战略的宏观思维,也有聚焦百姓经济问题的微观技能;他们都面临着实际问题并提出了操作路径。
信心源于最初的愿望,植根于人。
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认清既定目标,坚定必胜信心,坚持以人为本,让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取得新成果。化将使全体人民更加平等地受益,激发亿万人民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中国现代化风格最可靠、最深厚、最长久的力量源泉。
越是困难、危险,我们越勇往直前
真正的历史自觉、历史主动,不仅在于预测潮流走向,而且在于主动适应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机遇,引领历史发展。
“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地办好自己的事。”
这种自信来自于现代力量的积累。
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发布,EDA设计的新一代EDA产品亮相……一周前,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大会生态博览会,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一一发布,中国制造的韧性和活力清晰可见。
展会可以窥见行业脉搏。事实证明,“脱钩断环”、打压围堵只会更加坚定独立自主、独立自主的决心和能力,只会加速我国自主变革的发展和崩溃。
研发人员总数位居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0万家;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工作建设更高,科学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科技力量巩固,创新活力增强。
这种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我们正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国式的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充满信心和鼓舞。
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出台并实施私营经济促进立法;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发挥超大型市场优势;统筹实施区域发展发展战略,把发展差距的势能转化为协调发展的动能……“十四五”期间,“是改革片”将带来他把国际象棋的对弈发展为“全面活动”。
我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制度开放,持续压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电信、医疗、教育等服务业开放试点,制造业实现外资准入“零”限制。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连续多年举办……“工作中国,就意味着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相信明天”。这正在成为更广泛的国际共识。
如果你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你应该继续下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不断转变管理效能的制度优势,以“中国制度”推动“中国管理”,用“中国管理”赢得“中国信心”。
最重要的是简单,努力才是关键。 “现代化要靠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努力,这是普遍共识。”
信念就是希望,信心就是希望,信心就是力量。“十四五”即将结束,“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战胜一切困难而不激动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拼搏,创先争优,向辉煌的世界迈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我们有信心、有信心、有实力!